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刊适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,独创药学家和名医联合办刊的新模式,以通俗、实用、权威为鲜明特色,以成为中国3亿家庭就医选药实用指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点击详情 >

主管单位: 广西科学技术协会

主办单位: 广西科学技术协会

出版部门: 《家庭医药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671-4954
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45-1301/R

邮发代号: 48-69

出版周期 月刊

创刊时间 2002

出版地区 广西

出版地区 广西

订购价格 235.00

杂志荣誉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五届十佳科技期刊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首页>家庭医药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家庭医药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广西科学技术协会
  • 主办单位:广西科学技术协会
  • 国际刊号:1671-4954
  • 国内刊号:45-1301/R
  • 出版周期:月刊
期刊荣誉: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五届十佳科技期刊期刊收录:知网收录(中)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维普收录(中), 万方收录(中)
家庭医药杂志2015年第10期文章
  • “医闹入刑”的背后

    承载各方对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殷切期待,“医闹”入刑了。在肯定“医闹入刑”积极意义的同时,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必须从体制机制等更多方面入手,努力实现医生、患者乃至社会的共同期待。......

    作者:本刊编辑部 刊期: 2015- 10

  • 癌友康复宜多与宠物“牵手”

    已有3年“癌龄”的患者赵榕萍女士,每天准时带着宠物狗乐乐出现在公园,行走间充满爱心,十分从容和休闲。61岁的赵女士患有胃癌,经历了大手术和十多次化疗、放疗,她带着宠物狗散步,正是医生建议的一种康复手段。......

    作者:欧阳学农;吴志 刊期: 2015- 10

  • 顽固脑肿瘤竟从右耳长出

    近日,60多岁的孙阿姨因行走不稳,大脑肿瘤明显增大并由右耳道长出,来到医院求治。......

    作者:吴斌;亚静 刊期: 2015- 10

  • 诊断食物过敏的金标准

    调查显示,有20%~30%的人认为自己对食物“过敏”并影响到生活。但经诊断,真正的食物过敏在儿童中占6%~7%,而在成人中仅有1%~2%。那么,那些对食物并不过敏的人为何会认为自己对食物“过敏”呢?......

    作者:关凯 刊期: 2015- 10

  • 甲胎蛋白:查肝癌我也需要“帮手”

    我叫甲胎蛋白,曾用名胎甲球。顾名思义,我和人的胚胎有关。在胚胎4周时,我从胚胎的卵黄色囊、小肝脏和胃肠上皮中诞生,随后进入血液。随着月份增加,我也跟着增多,在胚胎3个月时达到高峰,以后慢慢减少,而且经过肾脏,进入羊水。胎儿出生后我的产量就更少了,如果采用以往一般的检验方法是检不出我的。......

    作者:李增烈 刊期: 2015- 10

  • 耳朵为什么“突聋”

    老年是人生之旅中美的那道夕阳,正如歌词中所唱“美不过夕阳红”,但老年也是很多疾病易发和高发的时期。如果能在老年阶段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,对于个人、家庭和社会都是福音。......

    作者:杨华 刊期: 2015- 10

  • 诊断糖尿病哪项检测更靠谱

    糖尿病和高血压、冠心病一样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,在整个发病过程中,并没有一个截然分开的界线,并不是说,今天血糖没有超过某个值,就不是糖尿病;明天,血糖超过某个值,就患上了糖尿病。那么,糖尿病的确诊依据到底是什么呢?......

    作者:林梓卿 刊期: 2015- 10

  • 内耳显影助力眩晕疾病诊断

    内耳体积微小且结构精细,在临床上无法进行活体内耳病理检查,而且现有检查手段特异性不高,一些内耳疾病只能依靠病史和多种相关检查结果进行推断,存在较大局限性。随着磁共振成像(MRI)技术的发展,利用高分辨率MRI显示内耳细微组织结构,已成为内耳疾病诊断的新方法。......

    作者:金占国 刊期: 2015- 10

  • 难忘的手术经历

    脊柱外科手术的高风险,只要是行医者都应该知道。我从医近30年,现每年主持500多台脊柱手术,其中颈椎手术将近一半,在我手上没有死亡和瘫痪,这是幸运,也是我和伙伴们努力的结果。而那些手术中惊心动魄的时刻,让我至今记忆犹新。......

    作者:陈刚 刊期: 2015- 10

  • 新颖“日间手术”为疝气“打补丁”

    疝气是外科的常见病之一。据统计,中国每年有350万~400万的疝气患者。而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,近半数70岁以上老人有可能会患上疝气,但遗憾的是,国人对此病的知晓率极低,不少患者甚至会依赖民间偏方进行治疗,还有人误以为是囊肿,试图自行拿针头挑破,结果越“治”越严重。专家提醒,得了疝气一定要尽早诊治,而外科手术仍然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唯一有效的疝气治疗方式。......

    作者:赵非一 刊期: 2015- 10